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家学者 >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 > 正文

王圣柱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4-12-10 】

王圣柱,男,1979年2月生,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兼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生导师。

1、学习工作经历:2004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24年5月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油气勘探研究工作。2024年6月至今,任教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2、主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油气高效勘探实例分析、新泰地区地质综合实习、昌乐-淄博地区地质认识实习等。

3、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主要从事油气资源评价、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全序列油气成藏机理及差异富集规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常非一体资源评价、页岩油孔隙结构全尺度表征、可动性分析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石化集团公司油气重大发现奖、胜利油田个人三等功、文明建设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受理发明专利2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4、学术兼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西安石油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岩性油气藏青年编委。

5、代表性论文和著作:

(1)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岩相类型及页岩油储集特征.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1):1-16.位次1.

(2)博格达山山前带芦草沟组不同岩相储集特征及含油性.新疆石油地质,2020,41(4):402-413.位次1.

(3)博格达地区芦草沟组页岩油散失量研究.特种油气藏,2020,27(3):74-81.位次1.

(4)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4):13-25.位次1.

(5)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石油实验地质,2023,45(4):667-680.位次1.

(6)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为例.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29(11):1559-1567.位次1.

(7)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油气输导系统与运聚规律.沉积学报,2017,35(2):405-412.位次1.

(8)关于不整合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通道的讨论.特种油气藏,2016,23(6):1-6.位次1.

(9)准噶尔盆地石炭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模拟研究.世界地质,2015,34(3):697-703.位次1.

(10)准北缘哈山斜坡带侏罗系原油稠化机理及充注特征.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3):477-485.位次1.

(11)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原油成因类型及风城组烃源岩的发现意义.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4):595-602.位次1.

(12)准北缘哈山地区斜坡带网毯式油气成藏规律.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7(6):19-24.位次1.

(13)南盘江坳陷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评价.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33(1):121-127.位次1.

(14)Oil-source correlation under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Chaiwopu Sag, southern Junggar Basin, NW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2,210, 110056.位次4.

(15)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source rocks from the Halaalate area, Junggar Basin,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106561.位次5.

(16)The tight oil potential of the Lucaogou Formation from the southern Junggar Basin,China.Fuel, 2018.07.002.位次6.

(17)Geochemistry, Petrology, and U-Pb dating of high-K volcanic rocks in wells WC-1 and Y-2 from the northern Junggar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closure of the Keramaili oceanic basin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Geological Journal,2019,54(6):3921-3939.位次6.

6、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及发明专利:

(1)山前推覆带火山岩区逆断层分单元垂向输导能力评价方法(ZL20110566937.9),2019年,位次2

(2)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中评价单元保存系数权重量化赋值方法(ZL201910618385.0),2022年, 位次2.

(3)复杂山前带有效烃源岩厘定方法及烃源岩结构模型(ZL201510177385.3),2017年, 位次2.

(4)一种富火山物质烃源岩有机碳恢复方法(ZL201410234489.9),2014年, 位次5.

(5)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岩石孔隙度恢复方法(ZL201811463682.4),2020年, 位次5.

(6)定量恢复储层流体充注过程的方法(ZL202010100881.X),2023年, 位次9.

(7)复杂山前构造带有效烃源岩结构模型(ZL201520226427.3),2015年,位次2.

(8)多期活动断层不同时期有道裂缝的确定方法(受理),2024年,位次1.

(9)基于烃源岩压实成岩校正的TOC测井评价方法(受理),2024,位次1.

7、参加或承担主要研究课题

(1)“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2016ZX05002-002)”,2016-2020年,骨干人员。

(2)中石化十条龙“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潜力评价与目标优选(P21077-1),2020-2023年,骨干人员。

(3)中石化项目群“石炭系领域油气成藏规律及目标评价(P17001-4),2017-2019年,骨干人员。

(4)中石化股份公司课题“哈山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与目标评价(P13020),2013-2016年,骨干人员。

(5)中石化股份公司课题“准噶尔盆地重点山前带成藏规律及突破方向研究(P22079),2022-2024年,骨干人员。

(6)胜利油田分公司“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岩相发育规律研究(YKK2118),2021-2022年,主持。

   (7)“准东南二叠系页岩油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研究(YKK1711),2017-2018年,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