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石油工程学院的多位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主动利用暑期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科研指导中。自7月中旬以来,参与此次科研活动的学生们深入到各个科研领域,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等展开了紧张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为了确保学生们在科研中获得最专业的指导,教师们带领学生们进行文献调研、数据采集、实地勘察、实验研究以及科研成果撰写等工作。
厚积薄发,在钻研中提升创新能力
暑假期间,王蛟教授指导研究生们积极参与油气勘探技术、地质样本分析、数据建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同时,定期组织了学术研讨会,提供了专业的反馈和指导。通过这些密集的科研训练,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还加深了对学科前沿的理解。王蛟教授表示:“作为地质学科的研究生,掌握核心科研技能,尤其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至关重要。通过此次暑期科研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学术课题,更能在实际科研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科研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埋头精进,在科研攻关中提升核心能力
暑假期间,王圣柱教授紧盯胜利油田西部准噶尔腹部和东部埕岛探区一线需求,潜心攻关生产难题,悉心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脚踏实地,在科研实验中激荡青春力量
刘飞老师带领学生团队暑期开展了页岩气相关的实验研究,针对现阶段页岩储层大规模改造缝网气水两相流动规律认识不清、气水产量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页岩储层气水两相流动规律方面的实验,深化对页岩储层内气水两相流动规律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

深耕细作,在科研挑战中打磨自己
刘俞佐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投身科研一线。他以实验室为阵地,从课题设计、数据采集到结果分析,全程悉心指导,手把手指导学生完成薄片鉴定、矿物测试、数据采集等工作,带领学生们开展系统的科研训练。

实践育人,在野外实践中锻造地质品格
陈兴鹏教师暑期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从野外地层划分、岩石类型识别、构造演化等全方位培训野外地质技能。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学习实践,不但能培养他们的专业思维,而且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一审一校:余 威
二审二校:成振松
三审三校:王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