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工作 > 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 正文

我的就业故事⑥——曹瑞择:煤启能源初心,油绘青春长卷

【 作者:曹瑞择 | 发布日期:2025-06-30 】

姓名:曹瑞择

年级:2019级

专业:油气储运工程

就职企业: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

上大学前,家门口运煤卡车和运煤专列的轰鸣声,是我对“能源”最深刻的印记——那是煤炭带来的喧嚣与繁荣。六年前,高考将我的脚步从山西带到山东。当目光第一次触及广袤盐碱地上星罗棋布的抽油机和纵横交织的油气管道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直击心灵。眼前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下,奔涌着支撑国家发展的“黑色血液”。那一刻,我心中的能源版图悄然重塑,视线从熟悉的“煤”投向了陌生的“油”,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就此扬帆启航。

灯塔指航——总书记嘱托点亮能源报国志

2021年10月21日,刚上大三的我得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的消息后心潮澎湃。“能源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这句铿锵有力的嘱托,让我深刻认识到石油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也为我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那时起,我便立下志向:用所学知识为国家油气事业贡献力量。这个目标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大学期间的奋斗之路。

职业启蒙——学生工作铺就规划先行路

大一那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加入了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并有幸在大三时担任副主席一职。这段经历成为我职业规划的启蒙课堂——协助学生工作处老师组织大型招聘会,接待到校招聘企业、帮助企业协调宣讲、面试安排等相关事宜。当看到学长学姐们所投递的简历,我突然意识到:职业规划不是毕业季才需要关注的,而是贯穿大学始终的必修课。三年的学生工作培养了我关注行业动态的习惯,我开始系统研究“三桶油”的组织架构与招聘要求,对照招聘简章梳理自身条件短板弱项。

淬火成钢——竞赛征程锤炼专业硬实力

为夯实专业能力,我先后两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首次参赛时,指导老师手把手为我们明确了设计方向,团队常常挑灯夜战、攻坚克难。为了攻克一个个知识盲区和设计难点,我们查阅大量文献、反复钻研规范,在许多个不眠夜里逐步解决了各项难题,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了作品,并获得三等奖。

第二次参赛,我多了一份从容,也多了一份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学院老师的点拨下,我们从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推敲,到工艺计算都严谨对待,深入钻研行业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已建LNG接收站的实际案例大胆创新设计理念。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斩获了二等奖。两次大赛经历,如同熔炉中的淬火,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和工程思维。

扎根沃土——职场历练绽放青春光彩

入职油气集输总厂近两年,老师傅们毫无保留的指导,让我把书本知识真正用到了生产现场。总厂为我们青年员工量身打造的成长路径——轮岗实习、技能竞赛、课题攻关等,特别是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工艺技术、设备管理乃至党务工作,这种复合型历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能力边界。组织在生活上的细致关怀,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扎根这片沃土。

凭借踏实肯干的态度,我不仅荣获2025年度油气集输总厂“十佳青年”荣誉称号,还在油田生产经营统计成果中获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总厂“传帮带”文化的滋养,更是母校“明德力行、求实创新”校训的践行。

致学弟学妹:在热爱中扎根,在坚守中成长

早规划,勤“雕琢”:大学时光宝贵,请像雕琢璞玉般打磨你的每一段经历——学生工作锻炼综合素养,科研竞赛锤炼专业技能,实习实践连接职场。它们终将成为你简历上耀眼的星光。

择所爱,深扎根:若你选择了能源事业,请记住,“能源报国”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日复一日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与担当。热爱,是抵御一切困难的基石。

有韧性,勇跨越:从校园到职场,身份的转变或许伴随阵痛。面对挑战,保持学习的饥渴、解决问题的韧劲。每一次跨越,都是成长的勋章。

青春的价值,在于倾听内心的声音,更在于脚踏实地的行动。考研、就业,都是通往未来的路径。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勇敢直面内心,用每一步坚实的脚印回应曾经的迷茫。愿学弟学妹们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提前擘画蓝图,积极投身实践,勇敢追逐心中所向。能源事业的壮丽画卷,正期待着你我用奋斗的笔墨去共同描绘!

一审一校:王成

二审二校:李聪聪

三审三校:代晓东